错高村隶属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工布江达县错高乡,位于国家5A级景区——巴松措湖东北端扎拉河入湖口位置,位置为94°E,30°N,户籍人口57户,常住人口为147人(日期更新至2018年11月),是西藏自治区唯一完整地保持了工布藏族传统村落布局、半木半石以及全石结构民居建筑风格、习俗、文化和信仰的村落,拥有数百年的历史,先后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录,CCTV十大最美乡村。
主要成果:
1.完成迄今为止最详实的错高古村本底社会学(人类学)调查材料
2.完成错高村重点古建筑测绘图
3.初步建立错高村影像图库
4.村落艺术教育
5.错高村乡土教材提纲
6.错高村民间故事整理
7.西藏人文地理杂志社出版《错高古村》专辑
8.错高村青年大学生回乡民宿筹建
9.西藏第一个自然游学试点基地
10.西藏星空大会落地
11.新浪杨帆公益基金会 2019RED公益夏令营
1、 广泛的社会力量关注参与:
“西藏错高村传承与活化项目”自设计实施以来,致力于发动和组织广泛的社会力量,在2018-2019年度的项目初始阶段中,来自西藏自治区内外的多方力量的关注与参与,包括了西藏人文地理杂志社、西藏自治区文联、西藏民间艺术家协会、尼康中国摄影师、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林业大学、安徽大学、同济大学、西南交大、拉萨师范专科学校、西藏民族大学、iTibet、西藏诺布少儿艺术中心、西藏知己文化旅游公司、工布江达县政府、错高乡政府、错高村村委会、错高村村民、WildTibet自然游学、中国自驾地理、秀野旅行社等,他们分别以自身的专业性、影响力和关系网,为本项目的顺利开展贡献了力量,使本项目能出现专业、多元和高效的成果,这在西藏实属不易。
2、 当地政府部门的广泛支持:
“西藏错高村传承与活化项目”是由民间发起并主要实施的项目,但在整个过程中,在西藏自治区特殊的社会环境下,项目组成员通过积极沟通,得到了来自林芝市委宣传部、工布江达县宣传部、工布江达县县志办、工布江达县林业局、工布江达县旅游局、错高乡政府等当地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这使得项目的阶段性实施和未来计划开展有了更权威更有力的保障。
3、 深入村庄内部的动员沉淀:
“西藏错高村传承与活化项目”自设计实施开始,就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嵌入式操作方式,我们的理念是除了广泛聚集村庄外部的各领域力量,面向社会广泛招募专家、摄影师和社会调研志愿者,同样重要的是会同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在读大学生、村民共同参与实施。在2018年主要的阶段目标,包括村落社会调查、建筑布局测绘、田野调查、影像记录、文学采风、音频录制、艺术教育等实施中,“本地协同外者”的理念得到实施,来自西南林业大学的人类学专家通过前期调研,制定了错高村项目本地调研的纲领,并经过西藏本地专家的意见和修改,随后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媒体、建筑、摄影等领域的志愿者前后分8批次的进入错高村内部,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错高村的在读大学生和青年村民则担任翻译和部分志愿者工作,在此基础上,我们顺利完成了错高粗有史以来第一次村落较为全面的文字、图片、影像等社会调查工作,并按照规范整理归档
4、 大众媒体与学术机构结合:
“西藏错高村传承与活化项目”并不是一个孤立单一的社会调研或者专题报道项目,我们试图将二者更有机更具平衡性地结合起来,项目发起单位《西藏人文地理》杂志社是西藏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人文类期刊,参与项目志愿者有更来自《大公报》《读者》杂志的记者等,iTibet则是传播藏地文化有一定影响力的全国性社群,他们的记录传播,让错高村的历史与现状引起愈来愈多地关注。除此之外,来自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的设计师、同济大学、西南交大、安徽大学、西南林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高校,来自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建筑学、旅游管理等不同专业的教师或学生、摄影师们,不仅为项目贡献了各自的专业度,更通过将考察成果于上述媒介的结合,产生更深厚更科学的影响。
5、 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实施:
“西藏错高村传承与活化项目”不仅仅停留在调研和宣传阶段,在整个项目的设计和实施中,不断调整并发现民间参与西藏古村发展的可介入和可持续方式,是重要的指导思想。首先是对村落生态系统,包括自然和人文生态系统的发掘、记录与传承,其次则是本地化教育,包括环境、人文、传统与现代理念的教育传递,再次是随着错高新村的建设和村民搬迁,如何与当地村民,特别是具有一定知识文化水平的青年一代,对古村建筑、传统等开展活化实验,当地青年大学生巴旦致力回乡创业,并正在筹备错高村首家自己设计、管理和经营的扎苏仓民宿,而西藏知己文化旅游公司、WildTibet自然游学、中国自驾地理、秀野旅行社等亦正在共同组织实施相应的高端自然人文旅游活动。
6、 创意文化旅游的设计开展:
西藏错高古村具有独具特色且不可替代性的旅游资源,当地政府也意欲对其进行开发打造,并正在开展一些前期的基础设施和发展规划设计,通往错高村和环绕村庄的路面改造工程正在实施,新村的建设接近尾声、古村部分的对外招商引资已初具意向……但是我们希望在新旧交替之际,积极开展一些创意文化旅游活动,展现错高古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更多可能性,为错高古村未来提供更多元的方向,通过自然游学、非遗体验、户外生态徒步、林业副产品采摘体验、西藏星空大会落地、艺术夏令营等等饱含健康生态内涵的主题活动实施,与错高村的整体自然人文生态、村民以及现代理念产生更好更多的链接,使这一村庄未来能呈现差异化和可持续的发展方向。
版权所有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京ICP备12015914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宣传教育部 电话:010-56792286 邮箱:zgwbjj@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