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点赞

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优秀村落案例申报书
国家级传统村落 中国传统村落大蒲柴河村

目前,保护资金投入882万元,针对传统部落里满族人居住井干式建筑木刻楞式穴居、半穴居(当地称地窨子)、老屋、泥草房建筑文化修旧如旧,修缮提升了绿水青山人文环境、道路、上下水、文化广场、演绎台、观文台、博物馆及文物的保护建设。整体传统风貌协调,彰显了古老建筑的人文价值,留住了乡愁。感受到了满熏着生态气息的一方文化。一家一特色的满族原生态饮食、民俗活动风情,都是村民在保护承传村落文化的渊源。

通过举办长白山传统村落食材文化节;古河道旅游;珍珠门贡品珍珠、琥珀木、紫石砚台、木艺等文化产品销售;贡品山菜、渔、满族美食销售;传统靺鞨舞演出;乡贤组织的民俗活动;民宿体验等项目,收入12万元。制定了传统村落激励政策,引进了企业、社会团体和各界人士参与,成立了传统村落保护基金会,募集资金3万元,用于保护村落和开发优秀传统文化精品项目。2019年参观人次3万人次,返村人员达到98%。

吉林省敦化市大蒲柴河村传统村落

大蒲柴河村是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地处大美长白山北麓,敦化市、安图县、桦甸市、抚松县交界处,334国道顺渤海古驿路,珍珠门渤海金代遗址,通往长白山,隶属于大蒲柴河镇。富尔河流过传统村落,具有得天独厚的长白山青山绿水自然文化旅游资源。成功保护了北方古村落,典型秀美的三山包屋,万树丛中纳气的传统文化建筑格局,成功保护了传统村落渤海贡品东珠、锉草、寒葱、动植物;保护了文化遗产珍珠门古城遗址及非遗;保护了原始森林红松果林自然保护区。营造了一种“八美”的文化自信精神,走上了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和谐双赢之路。开创了传统村落保护+文化遗产非遗+古河道驿路+珍珠仙子故事+自然文化植物园+满族冰雪节+红色文化+东北亚长白山食材节文化旅游品牌融合发展美的先河 。
大蒲柴河村珍珠门作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全域文化旅游的自然景观,政府主导保护与文化旅游深度结合是其重要特征之一,镇政府是古村落的主要保护者,也是传统满族特色建筑保护的具体操作者,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村落古德林石城墙、井干式建筑、古门楼、古路、古井、古码头、古河道、古珍珠门、古猴石山等文化遗产的复旧如旧的修缮,传统村落外景观、文化广场、演绎台、观文台、消防、上下水、污水池、垃圾运转、旅游公厕建设工程。同时,镇政府积极投入美丽乡村建设资金182万元以及整合各类资金395万元,建设完成了传统村落游客接待中心建设工程、传统村落民宿改造工程、大蒲柴河镇大蒲柴河村服务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博物馆、传统村落围栏工程、珍珠门广场基础工程、珍珠门广场硬铺装及亮化工程、珍珠门特色生态农业文化观光园木栈道工程、传统村落景观珍珠桥建设项目。
大蒲柴河镇党委、镇政府主要领导,是项目开展保护的直接运作者,肩负着筹集争取保护资金使命,根据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专家建议、调查研究等调整政策,拥有一套保护古村落的法律文本,建立了一套古村落管理经营的班子。保护规划确定了“保护古村、改善环境、文化旅游、发展经济”,着力打造敦化到传统村落到长白山的重要中转接待地的发展原则,还成立了传统村落专家组、专业维修队,市政府制定了大蒲柴河村传统村落保护办法,并规范了大蒲柴河村村规民约。建立了挂牌保护制度,并对核心保护区内的房屋和古遗迹进行挂牌保护,聘请了曹保明、张指挥老师担任驻村指导专家,将传统村落信息录入了中国传统村落信息平台系统。对传统村落的维修、保护、经营等建立了详细的流程和规章制度。有效地对传统村落进行了保护,这是传统村落得以良好发展的基础,充分发挥自身文化特色,打造主题展示,成功的将大蒲柴河村珍珠门优秀的传统文化旅游品牌打响。

根据《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有关保护规定。镇政府本着“承接古村文脉,保持古村风貌”的理念,对传统民居的保护整治做到整旧如故,以存其真,村民生活应然保持着传统的起居形态和历史文化底蕴,民风民俗淳朴,原始生态文化保持比较完整,彰显出独特的满族民族个性。时至今日,大蒲柴河村土著人李玉才依旧停留在原始状态,生活远离现代文明居住在孤立的村落里,维持着古老的生活方式和习俗,食物自产自足,生产生活用具都是祖传老物件,只购买或接受馈赠的火柴、咸盐,外界的影响,根本改变不了他这种生活模式。从他那清澈的眼神里,盛满了淡定和满足,虽然他在很多方面比较贫乏,但他认为生活是美好的,没有争意,没有犯罪,没有污染,没有任何仇恨,或许,这才是最宝贵的精神传承。其独特的原始人文精神,非常清纯,实在令人惊叹。展示出乡土的文化魅力,展示出他更接近自然本色的生活风貌,展示出人之真实情感的原发地,唯有可以治愈他灵魂的是乡病。把文化遗产、非遗作为发展文化旅游和经营运作的资产,通过举办满族食材节、非遗展示、民俗活动、村落文化旅游节、文化旅游纪念品销售,宣传媒体及文化旅游平台的建立,更使传统村落的发展如虎添翼。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专家和学者参观考察,并引进文化市场营销运作方式,进一步推进了文化旅游的转型升级,社会名气越来越大。



版权所有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京ICP备12015914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宣传教育部       电话:010-56792286 邮箱:zgwbjj@163.com

技术支持:北京程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