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古村落保护面积为8千平方米,因资金有限,仅对主要建筑物进行了保护性修缮,文化底蕴挖掘不够,有待于进一步保护,因为村里经济条件有限,只能路面硬化,做些简单的环境整治工作。
围绕古建筑民居保护与开发,初步规划为民俗展示区,养生餐饮区,养生食品区,民俗住宿区和娱乐互动区等五个功能,并谋划新建采摘园,野战拓展训练营等野外乐园,逐步将没口峪传统古村落打造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具有冀南民俗特色的旅游景区,发展既有民俗特色又具备现代生活的田园野外旅游格局。
没口峪村位于武安市马家庄乡西南部30公里处,植被茂盛,风景秀丽,民风淳朴,是传统的农业村。坐落在太行山脉,东邻鼓山——响堂石窟,西行五十公里是河南林州红旗渠旅游圣地,南行八公里是磁县原始森林——陀弥寺旅游风景区,北靠九龙山。
2016年11月,没口峪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示名单。
始建年代据《杜氏家谱》记载:吾始祖杜金会在明初洪武年间由河南洪洞县迁入河北省武安市没口峪村(原属河南省漳德府武安县)始祖迁来后,在距县城西南六十里的深山区择地安家,居住地坐落在山凹之中,远看山峦叠嶂,林荫蔽日,百果飘香,见山谷而不见山谷之口,故称其地为没口峪,后成其村名。
没口峪村是武安市一个自然村,毗连南窑村,万家庄村,南果村,交通便利,英才辈出,花团锦簇,山明水秀。在这方神奇的土地,曾出过不少文人墨客,也有“朝为放牛郎,暮登天子堂”的武状元杜永明等。自古而今,人民勤劳俭朴,在耕读、技艺、治家之余,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物质财富,历经几百年来,代代相传,延续着文明的火种。由于环境无污染,这里生产出优质的小米、花椒、核桃、柿子等土特产品,享有盛誉。
2016年11月,七狮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示名单。
县级文物古迹1处、遇虎岭山神庙、九龙山庙、杜家大院、戏楼、土地庙、关帝庙、汉代山神庙、嘉庆年间九龙庙建筑群、古老的贞观奇石。古井2口、古山洞2处古石碑6座、古河道1处、古树50颗、庙宇6处。
没口峪,必定会提到一个人,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今天,我们头顶酷热爬山的第一站遇虎岭,就与刘秀密切相关。传说当年刘秀被王莽追杀,逃到此岭中。本已相当狼狈,饥饿过度几近昏迷。半睡半醒之际,追兵已至,此时草丛中忽然窜出一只六尺多长的大老虎!前有悬崖,后有追兵,身旁还有一只虎视眈眈的老虎。刘秀长叹一声,心想:宁可跳崖也绝不被俘。他纵身迈腿起跳,没成想老虎一下窜到他的胯下,他正好跳上虎背,老虎背起刘秀一口气跑到了三里多地以外的山顶上,也就是后来的“皇帝垴”。蒙上神话色彩的传说,更增添了村庄的神秘感。
版权所有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京ICP备12015914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宣传教育部 电话:010-56792286 邮箱:zgwbjj@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