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点赞

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优秀村落案例申报书
国家级传统村落 递铺街道鹤鹿溪村

1、建立河长制、路长制、文物巡查员制分别长效化管理村庄的水净、路洁、文物安全。
2、修缮情况:省、县级文保古建筑各一幢;古民居87幢;村内古道2.8公里,总投资1500余万元。3、保护情况:拆除历史风貌冲突建(构)筑物67处;核心区五线下地、雨污分流改造;绿化改(新)造3000㎡;新建文化广场1500㎡、集散中心500㎡、文化礼堂1000㎡、景观小品30处;古戏台一座;已拆迁重新安置农户29户。

1、收购为村集体资产有保护意义的古民居13幢,总投资3000余万元。将收购为村集体所有的古民居作为民宿经济发展的资源统一包装对外招商(目前正在洽谈中);
2、结合我们的节日在文保建筑内开展公民道德、乡风文明、文化传承等宣传教育活动。

1.实施的主要做法:
在建设过程中注重项目质量管理,由村监会对各项目建设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同时注重程序的把控,街道派驻跟踪审计和业主代表驻点鹤鹿溪村,对项目会审、招投标、合同签订、施工组织、变更、验收等程序进行严格把控;古建、古民居、立面改造等项目由具有文物保护资质的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按文保的要求进行修复,在木构件修复上,请本街道区域内具有一定古建修复技艺的木工、砖瓦工对本地的古旧建筑进行修复改造。工序上是先规划设计后组织施工,用材选用当地的原石材料、老木材、老砖瓦、注重对古旧建筑物的修缮和保护,力保整体效果修旧如旧,部分原石材料从距离几公里以外的河道中选取并搬运至古道修复现场。村两委班子定期召开项目建设汇报会,听取村监会、村民代表、党员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项目建设管理上总体采取招投标的办法,部分项目经由上级政府部门同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村监会监督,采取包清工(点工)的办法管理,资金上实行村帐镇管的规范管理。
2.成效及工作亮点:
2.1、壮大集体资产:村集体已收购古民宅的产权13幢,鼓励那些仍生活在古民宅的农户腾出房屋搬迁至安置小区,为更好的保护祖辈的财富,保留历史的根基,同时既增加了村集体资产,更为下一步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2、规范村规民约:树立全体村民共同保护历史文物、传承历史文化意识,在新修订的《村规民约》中将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周边农户不得新建房屋、乱倒乱建等条款写入。
2.3、强化拆违力度:环境治理扎实有效,拆违自加压力,由点及面,由核心区辐射各自然村,拆违共涉及145户,总计12453㎡。
2.4、得到百姓支持:从前期规划论证到中期项目推进过程全公开,利用村民代表大会、党员会向村民通报鹤鹿溪村的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将干什么,怎么干,干好后会如何,并明确产业方向,让百姓看到希望,同时邀请有威望的村民代表参与管理与监督,得到村民广泛支持。
三、社会评价和媒体报道:
2015年10月19日,中国文物报、中国文物信息网以《安吉鹤鹿溪村古建保护新探索》为题,分“整体保护、产权置换、修复利用”三个方面介绍了鹤鹿溪村探索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经验;
2016月16日,安吉新闻网以《递铺街道鹤鹿溪村创“历史文化村落”微故事》为题,报道鹤鹿溪村环境整治和村落保护的成效。



版权所有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京ICP备12015914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宣传教育部       电话:010-56792286 邮箱:zgwbjj@163.com

技术支持:北京程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