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点赞

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社会参与优秀案例申报书
广东省开平市仓东文化遗产保育与发展中心

仓前(东)村有近600年历史,是“国家级传统村落”。现村内人口约200人。仓前(东)村坐落在旅游核心地段:距4A级旅游景区“开平立园”500米;距世界文化遗产地自力村碉楼群一公里;距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赤坎古镇”两公里。
非牟利机构 “开平市仓东文化遗产保育与发展中心”带领村民和周边市民修复建筑,建设共享社区,推行遗产教育,打造成为著名的研学基地,2018年被评为国家级“港澳青少年游学基地“。

落实成果:共享社区、遗产教育基地、研学基地、民宿、文创;所属类型:设计、规划、文化、组织管理;发展理念:以建筑遗产保护为切入点,以社区营造为方法,以文化传承为目标,中西保育理念,实践探索;发展模式:遗产教育及研学基地;项目范围:包括20亩农田,3亩鱼塘,约200座房子的村庄,约6亩山丘地,保护其生态系统,传承农耕文化;项目设施:民宿五座、社区厨房、两个祠堂讲堂、六个工作坊小课室、榕树头讲堂和操场。

“仓东计划”(又称仓东遗产教育基地)是由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谭金花博士发起的乡村遗产保护活化案例。2009年开始做建筑调查和修复,2017年成立非牟利机构“开平市仓东文化遗产保育与发展中心”负责运营,带领当地村民及附近居民一起,以建筑遗产保护为切入点,以社区营造为方法,以文化传承为目标,融会贯通中西保育理念,从实践案例去探索可持续发展的乡村保育模式。
本项目既关注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也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同时也是一个以社会和谐与发展为根本目标的乡村建设模式的探索。在实施过程中,注重人和社区为中心、以村落的整体保护和修复为基础、以乡村生活和社区营造为主要内容,强调让参与人员感通过体验 “乡景”、“乡味”、“乡情”,在获得丰富的传统侨乡文化和历史知识体验的同时,让大众切身参与到传统的乡村社区各项活动,从而让社区成员和来访人员产生深刻的“乡愁”体验和强烈的亲切感和归属感。
一、“仓东计划”理念下的发展模式
1.共享社区
仓东村的建设和活动以人和社区为核心、以村落的整体保护和修复为基础、以融入民俗及文化为内涵、以乡村生活和社区营造为主要内容,强调社区成员和访客全方位融入乡村,着重乡土丰富内容的学习和体验,共享绿色、亲切、和谐的乡村社区,让社区成员和访客产生深刻的“乡愁”体验,产生强烈的亲切感和归属感。
共享的对象为村落的整体共享,包括:建筑及村落、田园及农作、民俗和文化。
共享的人员包括:当地村民、常态化居民(社区常驻人员)、城市居民、海内外侨胞等。
共享的形式包括:紧密型共享、周期型共享、项目和专业型共享、学术型共享、短期体验式共享、养老型共享、亲子型共享等。
2.遗产教育基地
仓东遗产教育基地的业务包括建筑遗产的保护实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育实践、遗产活化利用等在文化遗产管理过程中的多方面问题,也包括仓东本身具备的本土传统文化、华侨文化及近代历史等。教育方式包括体验式遗产教育(体验游、工作坊、田野教育等)、深度文化参访活动、专题学术研讨、中外文化交流活动等,融合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专家亲自参与研讨和教学。它不但是五邑大学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更与海内外多家大学建立长期合作培养计划,如:广东省的中山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海外有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三藩市州立大学、麻省桥水州立大学;加拿大有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城乡建筑研究所等。

二、“仓东计划”项目的成果
本项目以“仓东计划”为总体实施概念,以“教育基地”和“共享社区”为主要实施方式,其理念、模式和实施效果得到国际、国内权威机构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201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该项目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2016年获国际学生证学会选为年度推荐教育机构,2017年国家旅游局授予该基地“全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称号,2018年国家文化与旅游部认证仓东为国家级“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基地”称号,2019年获国家住建部评选为“国家级传统村落”,本地政府将仓东基地认定为“江门市联合博物馆”、 “江门市非遗工作站”“开平市文化遗产活化示范单位”、“开平市示范祠堂”、“开平市乡村振兴教学基地”、“开平民歌传承基地”等。
此外,“仓东计划”被邀请参加2016-2017深圳-香港建筑双年展、2018年深圳“另一种设计”展览、2018年印度斋普尔智慧城市分享项目、2019年东欧布加勒斯特建筑三年展参展项目,2019年上海第三届国际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被邀分享的唯一民间保育项目。
十年来,“仓东计划”的保育理念下,培育了广东开平市马冈官堂村、广东南海璜溪村、广东台山四九望冈村民宿项目、广东台山光大学校活化项目等乡村振兴发展项目。此外,近年来各大报纸对于“仓东计划”理念的一百多篇中英文报道,也起到了播种的功能,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
三、“仓东计划”项目的经验
1、按世界文化遗产的建筑保护的原则和要求修复建筑和村落环境,借鉴“里山概念”和“普门永续”等尊重自然的系统保护理念。
2、完善机构建设,成立并由村内外人员组成常态化的管理机构,同时邀请村委会、村民小组成员及本地乡贤共同参与管理,形成默契的管理核心;
3、学术指导及研究平台的搭建:五邑大学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为主要指导机构,融合国内外权威学术机构进行指导;常态化举办不同形式的工作坊、研讨会、专题课程等,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保育与活化、为乡村建设的探讨和发展提供学术平台。
4、与政府协作:与主要相关部门和当地政府紧密合作,充分结合政策、融合政府力量。
5、社会力量参与。包括:同类机构的探讨和合作;志愿者共同参与;社会企业合作支持等。
6、挖掘本土人才,融合在地艺术文化,组建村民和当地居民为主的教学团队。


版权所有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京ICP备12015914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宣传教育部       电话:010-56792286 邮箱:zgwbjj@163.com

技术支持:北京程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