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点赞

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社会参与优秀案例申报书
广东省地图院

南粤古驿道,是广东省内自秦代至清末由中央政府主持修造的道路以及在此期间民间修造道路的统称,是广东历史上经济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通道。近年来,广东省开展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活化了总长近1000公里的南粤古驿道,推进15条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的修复工作,保护修缮一批古驿道旁的历史文化遗存。提升了沿线村庄人居环境,打造形成了一批品牌文体旅活动,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为沿线乡村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

助力乡村发展的落实成果:“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和“南粤古驿道文创大赛”“南粤古驿道少儿绘画大赛”、坪石历史教育研学基地等。
所属类型多选:资金、创意、文化挖掘、组织管理。

2018年全年的南粤古驿道乡村振兴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据统计,2018年以来,南粤古驿道沿线共有1320个省定贫困村,约占全省2277个省定贫困村60%。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以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为根本出发点,通过推动文化、体育、旅游、农业等绿色要素融合,持续举办系列活动,特别是已经开展三年多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和文创大赛,开创性地实现文体结合、文旅结合,且足迹几乎遍及所有南粤古驿道,为乡村带来客流、资金和全新观念,极大地提升举办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效带动了民宿经济、农产品销售、特色餐饮、传统手工艺、观光农业的发展以及乡村公共文化场馆恢复建设,吸引了一批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为沿线乡村建立起发展的内生动力和“造血机能”。
乡村振兴形式一:“古驿道+体育”创新
在古驿道沿线传统村落成功举办了9站南粤古驿道定向越野大赛,带旺了周边人气,促进了当地产业发展。同时,各市县也充分利用修复后的古驿道资源,广泛开展了定向、徒步、骑行、登山等系列体育、健身活动。
乡村振兴形式二:“古驿道+文化”创新
成功举办了6站南粤古驿道第二届文化创意大赛,吸引省内外31所高校和机构参加,“八珍娘酒礼盒包装设计”等参赛作品得到企业青睐并转化落地,6件优秀文创产品在中国第三届设计大展(深圳站)展出;组织广州美术学院画家开展艺术采风创作活动;各地依托古驿道开展了摄影、绘画、广场舞、展览等活动,挖掘展示传播地方文化。
乡村振兴形式三:“古驿道+旅游”创新
开展旅游线路策划,形成连州秦汉古道南北通融、丰阳-东陂古道千年茶盐商贸文化、广州从化钱岗古道古村风韵、南雄梅关古道丝路通廊等古驿道主题旅游线路;“南粤古驿道”作为广东近年挖掘和打造的精品乡村旅游产品首次亮相国际旅游推介平台;“驿道游”创造了一种全开放、融合式的乡村旅游新模式,成为我省旅游市场新热点,仅国庆黄金周期间就接待游客300多万人次。
乡村振兴形式四:“古驿道+特色农业”创新
依托南粤古驿道带来的人气客流,带活沿线农产品种植与销售,推动农事体验活动,促进沿线农家乐和民宿发展,徐闻“菠萝的海”、仁化“堆花米酒”、乳源“荷花鱼”、东源“西瓜”等形成品牌受到游客热捧。
乡村振兴形式五:“古驿道+教育”创新
指导中山大学、华南农大等6所高校成立南粤古驿道研究中心或实践基地;组织第二届驿道游学少儿绘画大赛,共收到56215幅参赛作品;会同省博物馆组织了4场全开放的“驿路同游”古驿道主题研学活动,吸引了广大学生通过项目式学习模式,探索南粤古驿道价值。


版权所有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京ICP备12015914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宣传教育部       电话:010-56792286 邮箱:zgwbjj@163.com

技术支持:北京程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