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点赞

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社会参与优秀案例申报书
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汉代凤阳村就已形成村落,盛于明末清初,先后筑街建房,形成长约750余米的“十字型”街道骨架。至今保存着雷家院子、文庙、龙门桥、特色民居等重要历史建筑。在2014年被列为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村域面积6.7平方公里,总人口1916人。凤阳村东距涪陵 20 公里,西至重庆 60 公里。紧邻长江南岸,水陆交通极为方便。过去的蔺市凤阳村农业为主要产业。现依据政府规划,将打造成以旅游的休闲产业为主的传统村落。

村落主要采用“针灸式”的改造方法,局部更新,以点带面。蒋家院子通过新旧结合的方式,置入新的结构与功能,改造为具有公益性质的书院,作为村落的公共交流空间,可承担凤阳村图书馆、文化展览馆、乡村社区文化中心、亲子活动、城乡儿童活动、公益支教空间等。鲁家院子则进行最小干预的维修改善,保持其原真性,在此基础上加入文化创意品牌合作与内容展示、传统手工培训及制作的空间、文创电子商务平台与空间利用。

保护修缮及改造利用的策略、方法与措施。
蒋家院子:蒋家院子是一处供5户低保村民居住的公房,因为年久失修,房屋危旧。梁柱歪闪、屋面漏雨、消防设施缺乏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安全隐患,蒋家院子不适合村民继续居住。就此设计拟将居民迁入新建的公房,鉴于村子里缺少可供小孩读书避暑的读书场所,故设计将蒋家院子改造成一处记载乡村生活记忆的图书馆。设计将原封不动地保留老房子的四个立面,包括粗糙有致的白缝空斗砖墙,包括老旧青石板铺地,旧的杉木板门以及巴蜀民居的两榀屋架,而对已经破损的木结构和屋顶进行重建。
木架拆除后,我们重新在矩形墙里布置柱网,采用最为经济的钢结构结构。用钢结构置入传统的木结构建筑体系中,形成了一种拟物化的形式语言,用一种俏皮的方式,以单坡屋顶来覆盖和保护老建筑构件。
如何在蒋家院子中处理新与旧的关系,让院子满足当代生活方式的需求,且为当地村民带来便利,成为我们设计关注的重点。古村缺少公共建筑,小孩放学后缺少公共活动的市内外场所。而蒋家院子改造后将能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改变村子缺少公共建筑的局面。改建后的蒋家院子可以带动网红经济,吸引周围市民前往参观打卡,从而带动乡村振兴发展。
鲁家院子:位于凤阳村老街入口处,始建于清朝中期,作为鲁家宅院,解放后改造为居住了九户人家的大杂院,具有着丰富的社会价值。 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和“真实性”的原则,保持传统与地方风格,将鲁家院子进行最小干预的维修改善。由于该村具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未来置入“结绳堂”创意工坊与电商中心,其可以充当文化遗产传播的媒介,同时到此地而来的游客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项目。

媒体报道:手工编织助力脱贫 巴渝巾帼振兴乡村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前提。培育和发展适合妇女身心特点的 “她”产业,是妇女参与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和好抓手。区妇联紧紧依托“巴渝巧姐·菜乡结绳”结绳项目,打造妇联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巾帼品牌。一是发展结绳文创产业。依托北京结绳文创企业的行业领先地位,把结绳记的实践基地、展示中心、物流仓储等完全落地到涪陵,发展成为涪陵的结绳文创产业,为广大留守妇女、城乡失业妇女提供居家就业机会。二是建立结绳文化基地。牵手企业、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合作成立结绳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打造妇女在手工制作方面的创业创新平台;成立妇女手工编织协会,吸纳全区从事手工编织的妇女,制定手工绳编技术规范、流程和标准,联合区人力社保局职业鉴定中心,对手工编织进行职业资格鉴定,推动手工编织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为手工编织“她”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奠定坚实基础。三是打造结绳文化小镇。牵线企业、政府(蔺市镇),为蔺市镇的风貌改造、蔺市古镇二期建设植入“结”文化元素,把古镇打造成为以“结”文化为核心的世界独一无二的结绳文化小镇,为结绳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提供更大空间。举办国内结绳比赛和国际结绳文化展,把“巴渝巧姐·菜乡结绳”打造为文旅结合的创意产业,从“她”产业转变为全民产业,让巴渝巾帼在乡村振兴中真正发挥“半边天”力量。
来源:区妇联 时间:2018-08-17


版权所有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京ICP备12015914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宣传教育部       电话:010-56792286 邮箱:zgwbjj@163.com

技术支持:北京程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