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点赞

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社会参与优秀案例申报书
江苏省国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五福园”由“五福文化馆”和“五福展览馆”两大核心主体建筑群组成。
“五福文化馆”分三进两院共二十五间,第一进以“茅氏住宅”为主;第二院由金鉽的南草巷旧居组成;最后一进以黄桥地区古代民居为主。
“五福展览馆”主要展示吴建明斥资300余万元,多年来收集的各种古建筑材料、1300多件民俗文化物件。
五福园的房子结构全部按传统卯榫结构组装而成,主体馆与展览馆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总投资1500万元。

“五福园”是以“长寿 富贵 康宁 好德 善终”为主题的综合建筑群,可作为参观展览、教育基地和地方旅游主要景点。

一、“五福园”介绍
黄桥镇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文化古镇,至今保留完好的明清建筑2000余间,还有少量的宋代建筑,镇区内现有东、西、南三片传统风貌古街区,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2018年,传统村落文化守护者吴建明先生与江苏省国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钱照华签订协议,由国裕集团出资建设,吴建明将自己多年来收藏的古建筑材料按照修旧如旧的形式复原,并取名“五福园”。
“五福园”由“五福文化馆”和“五福展览馆”两大核心主体建筑群组成。
“五福文化馆”分三进两院共二十五间,第一进以“茅氏住宅”为主,院内长达20米的回廊上,用楠木雕刻了一系列三国人物故事,雕工十分精美,做工精致用料硕大,砖雕花纹精细,门楣上部砌六层水磨板砖雨篷,出墙达二十多公分,如上扬之眉毛;外墙三顺一丁平砖青灰砌就,屋脊九把线做的泥鳅脊,两端装有瓦兽。具有明显明代风格。(“茅氏住宅”主人茅大方,泰兴人,明朝诗文家,洪武中为淮南学官,擢秦府长史;建文元年,迁副都御史;靖难兵下南京,死于难。)
第二院由金鉽的南草巷旧居组成。这院房屋呈现出明显的清朝房屋的特点,其屋脊两端翘脊花瓶为整砖雕刻,其做工精致至极,其形象栩栩如生,尤为罕见。(金鉽,民初著名文史学家、教育家、方志学家。师事朱铭盘,进士出身,选任翰林院庶吉士,曾授为翰林院编修。民国肇建之初,金鉽以其阅历声望被乡人公推为泰兴县民政长,后隐居南草巷旧居。先后主修《宣统泰兴县志》、《民国泰兴县志》、《如皋县志》,参与编纂《江苏通志》、《光绪江苏通州志》等。)
最后一进以黄桥地区古代民居为主,正常前后坡两披水,前三间中屋明显高出,两边间梁条前后走向,前三间中间高,两边低,走向相反,屋顶天沟呈两纵一横,鸟瞰像蝴蝶展翅。
“五福展览馆”主要展示吴建明斥资300余万元,多年来收集的各种古建筑材料、1300多件民俗文化物件。
五福园的所有房子结构全部按传统卯榫结构组装而成,主体馆与展览馆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总投资约1000万元。
二、“五福园”的用途
吴建明综合国内外传统古村落保护实例经验,独创了属于自己的一套活化动态保护方式,和各种文化协会展开合作,赋予古老民居新的生命意义。
“五福园”是以“长寿 富贵 康宁 好德 善终”为主题的综合建筑群,可作为参观展览、教育基地和地方旅游主要景点。
五福园与中国乐器协会、泰兴市书法家协会、泰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以及黄桥历史文化研究会、黄桥镇文联以及黄桥花卉苗木协会开展合作。诸多文化名家将寄志于此,可作为文学交流、书画雅集、文艺探讨、茶艺切磋、提琴演奏的重要平台。古色古香的古居里将焕发出新的生命气息,与小提琴的雅韵为邻,与书画的墨香为伴!
三、吴建明个人事迹
传统村落文化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文明的一个缩影,是历史的传承和记载。但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传统村落文化正日渐消失,据有关新闻报道,我国的自然村正在以每天80到100个数量流失。即便仍留存的传统古村落,也面临着空心化、老龄化、保护与开发矛盾冲突等实际问题,令人扼腕痛惜。由此可见,保护和传承活化利用优秀传统村落文化的道路任重而道远,需要更多的有志之士站出来,向社会和公众呼吁,共同保护和延续村落文化。
在上世纪90年代,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开始旧城改造,大量的街道古建筑、农村古屋被拆。有一次,吴建明途经一家老房子,发现房子已经拆掉一半,材料破损严重。他心痛不已,连忙上前跟工人打招呼,买下老房子的石雕、砖雕,以及部分尚未破损的木料。回家后,在几个老人以及本地民俗专家的考证下,房子竟然是清末黄桥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家王永盛酱园店的敞厅。
吴建明在感慨传统文化被破坏的同时,下定居心要做传统文化薪火保护和传承者。从那以后,吴建明开始收藏古建筑材料的道路。他四处拜托朋友,但凡有古建筑拆迁,及时通知他。每当他接到电话,不管多忙,都会立即赶到现场,不惜万金将一些具有历史记忆的古建筑材料购下。
2013年,吴建明将部分民俗藏品无偿捐献给黄桥镇政府,建立了黄桥民俗博物馆并对外开放,事迹被《光明日报》、《泰州日报》、《泰州晚报》、泰兴电视台、《泰兴文史资料》等刊载。
吴建明的先进事迹,也得到了广大的社会赞誉,先后荣获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的第八届“薪火相传-寻找传统村落守护者”、第九届“薪火相传——寻找中国文物故事接触传播者”十佳杰出人物等称号。


版权所有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京ICP备12015914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宣传教育部       电话:010-56792286 邮箱:zgwbjj@163.com

技术支持:北京程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